2013年8月8日星期四

網傳人造翡翠會致癌

 “燒紅染綠,古來有之。”從事翡翠相關工作50余年的雲南省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、高級工程師肖永福直言不諱,“普通石料經過處理來假冒翡翠的情況不常見,而將品質不佳的低檔翡翠處理成B貨、C貨的做法確實存在,至少已有30年。”

推薦文章:一流亦或是九流
人生如梦
Just want to hold you for a lifetime
橋段故事
我和三個男人之間的感情

  肖永福說,1983年産自緬甸的壹種翡翠,俗稱“83玉”,因品質較差而淪爲低檔的“磚頭料”,即是加工B貨、C貨的主要原料。

  在業內,翡翠有A貨、B貨和C貨之分。天然生成、未經人工處理的叫A貨;經過強酸浸泡,再用膠作填充處理的,叫B貨;經過人工染色的,就是C貨。

  多名業內人士以手镯爲例,向記者講述了翡翠加工處理的大致流程:將低檔翡翠手镯放入盛有強酸(多爲硫酸或鹽酸)的陶瓷盆裏長時間浸泡,以鈉鋁矽酸鹽爲主要成分的翡翠經過強酸腐蝕,其內部的雜質被去除,結構遭到破壞,會出現類似海綿狀的空洞。爲掩蓋空洞、增加硬度,就需要往翡翠手镯中注膠,常用的環氧樹脂膠在固化劑作用下,與翡翠逐漸融爲壹體。最後,用染色劑染色,再打蠟抛光,壹只看上去品質上乘的翡翠手镯就出爐了。

  “像這種經過人工注膠、染色的翡翠飾品就是C貨。”肖永福說,B貨、C貨的膠會變質,染上的顔色也會先綠、再藍、後黃,壹般5年左右,顔色就會褪光。不過,現在的人工處理技術越來越先進,有些B貨、C貨飾品即使專業人士也很難壹眼就鑒別出來。

  據壹位翡翠經銷商透露,處理B貨、C貨的加工商主要集中在廣東,雲南也有。
  廣東省質監局珠寶玉石及貴金屬檢測中心主任郭清宏介紹,“用普通翡翠石料可以加工成B貨或者C貨。從成本角度考慮,作B貨的翡翠原料壹般選擇結構疏松、雜色較多的原料。”

  翡翠鑒定師陳諾告訴記者,像這洋的人工處理成本非常低廉,壹噸“磚頭料”價格最低的時候幾十塊錢就能買到。壹般3個月就能處理完壹批料,加工出上千只B貨、C貨手镯。平均下來,壹只手镯的成本甚至只有幾毛錢,而售價有可能幾萬元。